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人风采

永远跟党走 坚守育人心
发布日期:2022-02-11  08:41访问次数:来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正值假期,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始丰街道官塘下村的青梅中学,没有了往日朗朗的读书声。学校创办者徐天青还是一如既往,每天准时来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维修教学设施,校园除草,绿化修剪。办学36年来,他总是这样亲力亲为,力求节俭办学,可是在帮扶困难学子上,却是倾其所能。36年来,累计为学生减免学杂费500多万元。

徐天青说,听党话,跟党走,是青梅中学教育人永远不变的信仰。从党的光辉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努力让贫困学子读好书的办学初衷,擘画青梅中学新时期发展的美丽画卷。


在军营里萌发办学初心

1982年10月,徐天青带着儿时的梦想和亲人的嘱托,踏上北上的列车,成为南京军区某通信总站一名新战士。艰苦的军营生活,铸就了他坚毅、勇敢、果断的个性,也为他今后办学奠定了思想基础。由于出色的军事训练,他获得技术能手称号。在他担任连队文书职务期间,一方面不断学习军事业务知识,刻苦训练;另一方面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文化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军营里,家里写信告诉他,堂弟因为家庭变故而辍学。这事让徐天青心里萌发了等退伍后回家办学校的想法。徐天青说:“要是仅仅为了赚钱,我不会选择创办学校。正因为想让更多的贫困孩子读好书,所以我创办了青梅中学。”


退役后成功办学

1985年10月,徐天青退役回到了官塘下村。退役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社会调查,结果让他感到非常震撼,当地小学生升初中的比例仅为62%,附近几个乡有的还不到50%。徐天青又不断地走访失学孩子的家庭,看到满脸忧愁的家长们、看着失学后无可奈何的孩子们,徐天青更加坚定了办学的信念,发自内心的呼喊:“我要办学,我要帮助失学孩子找回自我、重回校园。”

他把办学的计划全盘告诉家人、村干部、教育局,得到了全方面的鼓励和支持。

对于毫无办学经验的徐天青来说,创办一所私立学校更是难上加难。徐天青与未婚妻商量,把准备办婚事用的5000余元钱,再加上父母的微薄积蓄,东拼西凑筹措了1万元,然而这些钱只够制作桌椅、购买书本和教具。校舍不够用,徐天青就把自己准备结婚的新房挤出来让给路远的学生作宿舍。随后聘请了5位优秀教师,就这样徐天青以他特有的军人意志,不仅一一解决了这些困难,而且把学校像模像样地办了起来。

1986年9月8日,浙江省第一所由退役军人创办的私立中学——“天台县青梅中学”开学了,首期招收学生43名。

为了节省开支,徐天青亲自设计校园图纸、购买建筑材料、督查施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能省则省。他先后建成三层教学楼和三层学生宿舍楼,并且在校园空地上种上树木花草。由于精打细算,工程开支约节省一半,用有限的钱办成了大事。


赤诚情怀耀青梅

36年来,徐天青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有机会,他总是对学生说:“要是读书有困难,就找老师,也可以直接找我。”

有一位高二女学生,突然跟班主任说不读书了。班主任把这个情况反映到徐天青,徐天青马上叫班主任了解情况。当得知该生父母得病,家中房屋堪比猪舍,徐天青不但免除该生学杂费,还在生活上给予补助。后来这位学生考上了义乌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有了不错的工作和收入。

来自三合镇的一名女学生,父亲是退伍军人,父母身体都不太好,家庭经济困难。徐天青免除了她3年的学杂费和代管费共9000元。

每年,学校里都有几十位学生获得学费的减免。36年来,徐天青为学生共减免学杂费近500万元。

资金紧张,徐天青能省则省。青梅中学30周年校庆,整个典礼只花了3500元钱,把节约下的钱用于资助更多的困难学生。

而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徐天青给教师的工资是当地民办学校最高的。现在该校有30位教职工,95%教师是本科以上学历。

办学以来徐天青一直坚持以低于核准的收费标准收取学杂费,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制定学校“双拥”工作计划,对烈士军属、革命老区、贫困家庭的学生优先照顾,少收或免收学杂费。从2005年开始,他拿出10%的招生比例用于招收希望工程学生。

梅子青青桃满溪。36年来,徐天青在教育与教学实践中收获颇丰,先后获得了台州市优秀退伍军人、市十佳复退军人创业创新模范、全国军地两用人才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但徐天青最高兴的还是看到学生们走进大学校门,或在各自岗位上展露才华。徐天青说:“特别是每一届学生毕业,经过我们三年的培养,他们高兴地走出校门,或进入社会,或踏进高校,我就觉得自己很富有。”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