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关注

“川”行千里 莫逆之“椒”
发布日期: 2023- 03- 09   09: 02 访问次数: 来源: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相侔,誓以山海共情。

自2021年对口支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以来,椒江驻色达工作队的干部人才扛牢政治责任,强化使命担当,倾情倾力倾智在基础设施上补短板、产业发展上添动能、人员交流上搭平台、消费帮扶上解难题,和当地人民勠力同心,在川西涉藏地区共谱“协奏曲”、续写“山海情”,为色达发展注入不竭的椒江力量。

因地制宜,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新环境,新使命,做什么?怎么做?”跨越2600多公里来到色达,椒江援川干部人才在实践中不断思索。

色达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4127米,年均气温-0.16℃,极端最低气温-36℃,大气中氧气含量不足标准大气压的60%。经受住来自大自然的考验,援川干部人才发现了特殊自然环境孕育的优质“宝藏”,第一时间将目光聚焦在当地农牧业。

农牧业是色达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同时存在产品精深加工不足、销售渠道过窄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决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积极探索‘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全链式生态农牧业发展的色达模式,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椒江区委常委、椒江驻色达工作队队长董阿林说。

在藏族人民眼中,牦牛全身都是宝,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援川干部人才深知牦牛的重要性,投入援建资金3100万元,建设牦牛交易中心、冷链中心、家庭牧场和牧草种植等项目,开展牦牛品种内杂交改良,提高草原生态保护能力和水平。当前,已建成的44套标准化家庭牧场改善了农牧民牦牛养殖的条件,牦牛过冬等实际困难也得到点对点帮扶解决。该系列举措也为当地建立全链式高原牦牛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援建样板。

工作队还投资700万元建设2000亩中藏药材产业莨菪规模化种植基地,促进当地莨菪成片、成带、成规模生产,推动农牧业扩面增效。

“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打通销售端“最后一公里”,全链式生态农牧业发展模式才能畅通。为此,工作队积极对接台州市大型国有单位,全面发动椒江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开展色达农副产品消费帮扶工作,累计实现销售2000余万元。

数字赋能,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总人口6万余人,幅员面积9338平方公里,全县只有1家综合性医院……色达属于典型的偏远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医疗机构布点分散,执业医生短缺且医务人员职称普遍偏低。

让偏远地区群众看病不再“难”,是对口医疗帮扶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在当地有限的医疗条件基础上,引进东部优质资源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

结合色达实际情况,援川干部人才充分发挥浙江数字化改革工作经验,数字赋能基层一体化诊疗,让群众享受一站式医疗、医药、医保便民惠民服务。

在色达县下辖翁达镇的卫生院里,原有闲置的B超设备得到改造。利用5G技术,卫生院实现与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台州市立医院远程就诊、资源共享,有效解决“有设备无医生、群众就医不便”难题,每年能减少当地近1000个病例长途往返,大大降低群众看病支出;在色柯镇安康社区,“三医”联动项目的启动打通当地医疗诊疗痛点堵点,将远程医疗网络延伸到基层卫生室,实时为色达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年服务周边群众可达6000多名,年检测诊疗可达1000人次以上。

数字赋能还将帮助色达县实现医疗医药医保高效联动、闭环流转,群众在便民服务点即可享受一站式24小时便民服务——就诊测量数据实时上传,医生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统计,并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此外,工作队根据色达当地肺结核、包虫病防治需要,组织建设医疗业务培训中心,从提升当地医疗技术人员诊治水平入手,通过“远程指导+现场实操”,实现医技人员业务培训不出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软硬兼施,擦亮教育品质底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色达,教育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撑与保障。

色达普通高中和职业中专教育资源至今仍是空白,针对这一现状,2022年8月25日,工作队与色达县教体局、椒江区教育局、浙江水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实施“海鹰计划”,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实现色达青少年学历、技能双提升。该跨区域职业教育联合培养工程暨椒江—色达职业教育就业一体化项目筹集资金115万元,选派近20名优秀初中毕业学生到椒江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台州技工学校)就读3年,毕业后全部安排在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业。而两地通过职业教育联合培养实现教育就业融合,在这一轮浙江援川工作中尚属首次。

“海鹰计划”的实施,不仅让两地在联合培养人才、产教融合、劳务输出等具体工作中建立起常态化合作关系,推进管理创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也有利于破解色达当地劳动力不愿外出务工的老难题,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群众就业,进一步提升椒江—色达职业教育对口支援的效益。

既有“软实力”帮扶,硬件实力提升更是对口支援的题中应有之义。投入8500万元援建资金,计划总投资1.25亿元的色达第二中学于2021年开建,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预计今年7月底前能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该项目建成后,将至少提供1800个学位,有效解决色达初中学位不足的问题,提升寄宿制中学办学质量,也将成为山海协作、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示范性工程。

山海携手,源远流长。“去年,椒江援建色达项目推进进度位居全州第一,今年会有多个项目投入使用,我们也将继续全面深化推进对口支援工作。”董阿林表示,椒江驻色达工作队将把每一笔资金用在刀刃上,扩大援建项目社会效益,与色达人民共同谱写“东西联动、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