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艘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昨下水 民间力量助力大国担当 | ||||
|
||||
图为“平澜”号下水现场。 9月23日上午,我国首艘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平澜”号在临海下水。这是我国乃至全球首艘集医疗、救援、培训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公益船舶,标志着中国民间力量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领域迈出历史性一步。 据了解,该船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与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建造,排水量5000吨,总长100.15米,配备包括检验、X光、B超、CT及手术室在内的完整医疗舱室,并设有直升机平台。该船可承载50名船员、医疗及救援志愿者,并具备装载千余吨救灾物资的能力,未来将赴东南亚、南太平洋、中东、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地区,执行公益医疗巡诊、应急救援、防灾培训等任务,并可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快速响应,配合国际救灾与海外撤侨等行动。 该救援船项目是中国特色民间外交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标杆性成果,于2022年8月在首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上首发,2023年10月正式开工建造。入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成果清单、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全球发展项目库示范案例,并被纳入“国际民间社会落实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 “我们向行业和社会证明了宏盛造船完全有能力打造国内领先、全球知名的特种船舶。”浙江宏盛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洪介绍,这艘救援船,有着多项贴合公益需求的技术亮点,比如采用高强度钢材打造船体,能适应复杂海域航行,并配备了双重应急供电系统、智能消防预警装置,最大限度降低航行风险,还应用了低能耗推进系统与废水循环处理技术,践行绿色造船理念。 该救援船的建造,为临海船舶产业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临海的“造船硬实力”,有了服务民生、惠及全球的“公益新温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