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心一生热爱 醉心艺术创作——记退役军人袁湘裕 |
|
袁湘裕,男,1965年出生,1982年10月入伍,1986年10月退役,四级高级员额法官。中国法治诗书画院首批研究员,中国美术研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师协会会员。国画作品入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的第三、第四、第六届全国廉政书画展。多幅国画作品入选全国和法院系统的大赛并获奖。2018年1月书画作品被中国邮品研发组委会、中国集邮文化中心网选用并印发邮品向全国统一发行;2019年3月作品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中国集邮文化中心、国家邮政、澳门特区邮政共同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祖国建设者大型文献系列专题纪念邮票》等。2019年5月作品应邀赴韩国参加2019大美中国第三届中韩书画名家作品展。2020年6月入选百度百科,同月被中国孔子美术馆聘为签约艺术家。2018年6月13日受到《艺展中国本期专访》报道。2020年7月4日一6日受到央视《老故事频道(传承栏目)》的深度采访和报道。 启蒙之路,从军的馈赠 他出身草根家庭,从小醉心于绘画,正规正矩地学画是1982年11月应征入伍之后。他一有空就开始画,但是那会每周只有两个小时外出时间,要自己准备绘画各种工具,部队驻地又恰巧在市区,连看山看水看景色写生都没办法。好在那时,部队里一位启蒙老师将他引荐给当地著名画家兰溪市文化馆的原馆长,兰溪美协主席吴湘。整整四年时间,他在完成部队训练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拜师学习,自此开始漫漫国画之旅。 这段从军经历不仅给予他难能可贵的拜师机会,更馈赠了他一生取之不竭的“财富”:军营中高强度训练和恶劣自然环境锻造出他不畏艰险、砥砺奋进的钢铁意志,也锤炼出正义凛然、一心为民的铮铮铁骨,培养出胆大心细、体格硬朗的个人素质。回到地方,这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演化成特别能战斗的生产力。他既能从容应对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也能舞文弄墨,在艺术绘画上自成一体、颇有建树。 军魂永存,38载的积淀 退役军人的优秀品格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始终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地加强学习、增强本领。相比常人,他更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更有持续行动力。38载日以继夜,笔耕不辍的沉淀积累;履职为民、格物致知的多年历练;慎独慎初、善始善终的党员本色,让他能从容地切换法官与画家的身份。在袁湘裕担任港北法庭庭长期间,该法庭的审判绩效不断刷新,名列玉环法院和全市20个人民法庭前茅,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县十佳政法基层单位等荣誉。而他的画作在2015年7月,入展由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等6部门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书画展;2018年,作品被国家选用印发邮品向全国统一发行;2019年作品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祖国建设者大型文献系列专题纪念邮票》。 法院工作繁忙,平时需要审理案件、行政事务、文件处理、社会治安等等。单位又是实行6+1制度,周六正常上班,每个周一都需要加班。而国画对境界和笔墨的要求又非常高,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积累与艺术的沉淀是很难获得成就的。为此,他在家中和寝室里各备一套画画用具。在不影响日常工作、业务进修的前提下,时常压缩吃饭、睡觉时间,将工作8小时外全部精力投入到国画技艺磨炼中。有时半夜灵感闪现,马上开始作画也是家常便饭。绘画不仅锻炼技艺,也是修身养性的绝佳机会。他的画室通风不佳,炎炎夏天,常常画着画着就会站了几个小时,虽全身是汗,但竟感觉不到一丝疲惫和闷热。同时,为克服工作繁忙而无暇户外写真的困难,他常常选择拍摄照片,而后将照片与脑海中的风景进行重叠构图,并在画卷上复现。如果作品需要参赛,同一个场景反复画上十几次都是常事。几十年间,他画坏的毛笔不计其数,而他的作品日臻佳境。六十八幅作品被浙江法官进修学院等省级以上单位或企业、个人收藏。 匠心独具,党性的淬炼 袁湘裕是一位人民法官、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退役军人。多重身份也让他对艺术有着独到见解和心得体会。他认为国画讲究高思想境界,追求韵味、内涵、哲学、写意、辩证。他在践行自身艺术理念,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同时,把握正确艺术创作导向。主要创作弘扬清正廉洁,励志笃行,修身养性正能量作品。他始终秉持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当下创作配合党史学习教育的主旋律,以书画为载体,把传统艺术、画作题词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体现“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蓬勃生命力。他无偿捐赠给玉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书画作品《军魂》、《和平》便体现了这一主题。《军魂》以墨色为基础,以勾皴擦染来铺陈,远观则层次井然,写意苍茫浑厚,雄秀兼备,体现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伟大征程中,军队跟党走,强军先铸魂的思想理念。《和平》这幅画在奇阔博大的形态里蕴含着细腻委婉,恬淡自适的优雅风致,和平永远是世界的主题,是民心所盼,是国之泰然。孔子美术馆馆长江继良曾高度评价他的山水艺术。称赞其绘画语言在完整保留传统笔墨的基础上,自开门牖,戛戛独造,山水仍具气韵生动,极有丰神。这其中既浸润着他斋心养境时的妙悟,又浸润着他对传统文化的蒙养之功;更体现了他对党员素养的涵蓄锤炼。 他,一位老兵,一位退役军人;他,一日为兵,终生向党;他,永葆军人本色,展现军魂力量。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