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阅读辅助

“退役军人工匠精神产业链”的发起者
发布日期:2021-05-24 16:35访问次数:来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他是浙江库里的老总,但他不喜欢这个称呼,他说很土,他更喜欢别人叫他:“戴班长”。

戴班长是大家对他的别称,原名戴虎斌,男,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11月出生,2002年12月入伍,2010年退伍,2011年开始带领战友创业,2016年创立以退役军人“小工匠”精神为主的环保地坪公司,先后带领60余名战友参与了中国烟草、云南白药、阿里巴巴、网易等国内知名大型项目的建设,并于2017年荣获中国地坪行业十大项目奖。

戴班长曾经有过三段当班长的经历:

第一次是在部队,从一个军事弱兵成长为班长;

第二次是步入社会,从技术“门外汉”成为行业班长;

第三次是创立公司,带领战友们创业,成为公司的班长。

2019年初,他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首个发起“退役军人工匠精神产业链”,欲复制自己的发展道路,让更多的退役军人成为班长,让退役军人成为“工匠”精神的排头名,让退役群体成为社会建设的榜样群体。

小奇迹!他从一个军事弱兵成长为班长

戴虎斌体格较小,刚入伍时体重刚过100斤,军事素质与东北三省及山东的同届兵相比,没有任何优势,手榴弹投掷训练,山东籍战友李建富原地投掷,轻松投出68米,而他通过交叉步、长距离助跑、使出浑身力气,也仅投出25米,战友们打趣说他“小心砸到自己的脚”。

此事虽是玩笑,也知道是战友在鼓励他,却也对他打击不小,以至于怀疑过自己是否适合当兵。眼泪流了一次又一次,书信写了一封又一封,但都没有勇气寄给父亲。每当夜晚站岗时,只能仰望夜空,将满腹的泪水与远在天边的母亲倾诉,即便早已记不得母亲的容貌,但他仍然希望远在天堂的母亲能理解他,帮他与父亲说说好话。

终于忍不住,给父亲打去了想提前退伍的电话,但电话的另一端传来的是父亲严厉的斥责:“我当兵五年都没有叫过一声苦,你仅一个月就想当逃兵,除非我们断绝父子关系!”话筒那边掷地有声!似扔出去的训练弹瞬间引爆、似乎手榴弹有种神奇的力量,在25米外快速回弹,直接在头顶引爆、炸裂。转瞬间,右手已无力拿起电话,任由话筒自由落地,直到听到“砰”的一声,才知道自己仍还活着。父亲仍是那个刚毅的父亲,父亲仍是那个部队的班长。

后来,林波班长走进了他的世界,林班长分身有术,时而像父亲,积极引导;时而像母亲,走进心里,暖化他所有的脆弱。

部队的班长无愧“军中之母”!1个月之后,“她”发现戴虎斌的口语表达能力特别强,便鼓励其兼职做战友的理论辅导员。后来,他慢慢在自己的所长上找回了自信。林波班长又进一步引导他将此自信转化为军事训练的能力。

果然,班长真不愧是“军中之母”!此“药方”收效明显,新兵下连后,戴虎斌被评为“军事训练进步奖”,再后来,其它成绩也逐步提升,直至跻身同届兵的“尖子”,如愿地当上了“军中之母”--班长。

授衔时,他泣不成声,第一时间给林班长一个长长的军礼,并给远方的“老班长”重新打了一个电话,此时手握得很紧很紧:“爸,我做到了,我当上班长了!”

神奇!仅5年,他从技术“门外汉”成长为行业班长

回到地方的第三天,父亲就带他去上饶市日报社应聘。当时,凭借着个人深厚的写作功底,加之军用包里的3个“三等功”功章、5张“优秀共产党员”喜报,以及118篇在《解放军报》《人民公安报》《法制日报》《人民武警报》等报刊发表的剪报本的神奇助力,使他在短短7天之内就获得了各方认可,顺利成为日报社一员。村里人都夸他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报社主编说这在退役军人就业上,算是时间的奇迹。

上了两个月的班后,戴虎斌不甘于此,便起身离开。离开时,报社领导说感谢他为其他人员留了位置,但他说不是,只是想去更大的舞台证明自己;离开时,严厉的父亲叫他永远不要进家门,他说好,他承诺,在社会上当不上班长,永远不进家门,后来,在村门口,单膝跪地,磕了三个响头,便转向离开。

这次转身很突然,比在部队更突然。部队转身时,知道再不行,也可从事与部队阅历相关的行业,不至于饿死,而这一次,完全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没有一技之长,不饿死也可能被“踩”死。

在一次跟朋友闲聊,他发现环保地坪工程前景可观。“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广学而博,专一而精。”为了能够学到和掌握地坪施工技术,他无偿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傅在工地上打下手,环氧技术学好后,再到新的、其它不同工地学习自流平技术、彩砂技术、聚氨酯砂浆等技术。为节省开支,跟其他工人住帐篷,挤板房。长时间不外出购物,每天只吃两顿饭。为学好施工技术,每天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别人收工了,他依然在施工现场琢磨施工技术。付出总有回报,短短两个月不到,他硬是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学习掌握了地坪工程10多项施工技术。

技术有了,就该开拓市场了。纸上谈兵无疆界,实地麾军才知难。没人、没钱、没渠道,但这却难不住当过兵的戴虎斌。没渠道,他自己骑着自行车一个工地一个工地的跑,一家建筑企业一家建筑企业的谈,凭着军人的执着与耐性,他终于争得了一家企业“做做看”的机会。没钱,他与环氧材料供应商谈合作。没人,他招集几名老师傅和几名战友配搭着共同组织。为防止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他每天都会在施工现场的每个角落跑好几十、上百趟。试做样板,他搭一个简易帐篷席地而睡,以便每小时能观察到样板的动态变化。当一个个工程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后,他本人也成为了行业中名副其实的“戴班长”。

5年后,战友们都问他为什么回到地方后不胖反瘦,他笑着说,部队的运动量大概是早上3公里,下午5公里,我可能比在部队时运动量还大。

当班长“有瘾”,回哺部队是他最大的乐趣

2016年,他在浙江临海注册成立了浙江库里建材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他没有太大的理念,只是敦促公司人员将工作中所有的事情都要像部队叠被子一样,把再小的事情都分成10步,分成20步去做,充分发扬“小工匠”精神。

作为一名老兵,戴虎斌有着深深的军人情结,退役多年仍然牢记自己曾是一名军人。同时,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戴虎斌最能体会一名军人退役后安置工作时的困难和苦衷。他常说:“一个人当班长不算好,更多人当班长才叫真的好!”

公司招工时都是优先考虑复转军人。战友俞成明是戴虎的同届兵,因为没有一技之长,退伍后过着漂浮不定的生活,打工的工资又低,父母又多病,老婆又没有工作,孩子又小,几年下来还欠了5万多的外债。当他了解情况后,想办法帮俞成明还清了外债,并鼓励他参与创业。俞成明就跟着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到从事项目管理,再到公司扶持他创业,现在收入较之前翻了15倍左右。

他的老连长宋太辉自主择业后,当时戴虎斌建议他一起创业,他有所顾虑:,一方面因为小孩患有重度自闭症,生活不能自理,怕给公司添加麻烦,另一方面也是连长给兵打工没有心理准备,感觉面子上过不去,放不下架子。但接触起来发现,公司里还有很多像宋连长一样的转业干部,职务比他高,兵龄比他还长的也有,他们也都在戴虎斌的公司学到了一技之长,并且收入也很高,最后宋连长不但放下了自尊去了戴虎斌的公司上班,与戴虎斌一起创业,后来还进入公司的管理层。宋连长逢人便讲,是他的兵给了他动力,给了创业的机会,给了他美好的生活。

发起“退役军人工匠精神产业链”,只想让更多的人当班长

2019年初,他看到许多退役军人回到地方后,面临着无专业技术、不好就业的困境,另一边却是许多建筑类企业因专业技术工人老龄化严重,亟需新鲜技能型人才补充,就业与招聘间缺乏一个“骨架桥梁”。他积极响应国家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号召,决心最大程度上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贡献力量。说做就做,他研究吃透国家就业政策,深入部队进行二次就业摸底调查,与建筑类企业开展深层次沟通交流,终于探索出了“开设专业技术系统培训+职业规划+扶持创业”的退役军人新社会职业道路,并发起筹建“退役军人工匠精神产业链”平台,倡议退役军人将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转化为社会一专一长的能力,从而成为“工匠精神”的垫脚石、排头兵,也成为“小工匠精神”的首批成果转化者,为退役军人、为行业、为社会群体做出积极的表率。

问他为什么喜欢班长这个称呼,他没有给予正面的解答。他只是说,每个在部队当过班长的战友都能理解,它可能只是一个小使命!所有的班长们只是希望自己的“兵”有所出息,更体面。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