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人风采

何广洲:大火里的坚守与逃生
发布日期: 2025- 01- 20   11: 10 访问次数: 来源: 办公室

【人物名片】

何广洲,男,1977年9月生,椒江章安人,1996年12月参军入伍。1999年3月23日下午,部队地面2号弹药仓库的后山森林区与地方山林交界处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他和6名战友奋不顾身扑救森林大火。其他战友全部壮烈牺牲,而他身负重伤,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的伟大壮举。被成都军区授予“一等功臣”荣誉称号。

初见何广洲,曾被大面积烧伤的他,面部虽留有伤痕,但大致与常人无异,双手布满了大量不规则褶皱,指节粗壮,手指一直弯曲,右小拇指已经消失。打理得一丝不乱的头发,让整个人显得精神又干练。

在椒江区章安街道办事处的退役军人服务站里,何广洲讲起了他的经历——

听那些故事,更像是听一场震撼人心的报告会,总是让人热泪盈眶。

飞一般的火

依法服兵役是每位适龄青年的光荣义务。”1996年12月,19岁的何广洲参军入伍,前往云南服役。

1999年3月23日,一场重大森林火灾,改变了何广洲的一生。

“谁能想到,从那以后被烧得不成人样了。”闭眼回想意外发生时的情形,何广洲沉默良久。

“当时我们吃完中饭准备午休,突然一位战友惊呼‘云台山上着火了’。”何广洲说,云台山上古木参天,柴草茂盛,若不及时扑灭,将危及部队弹药仓库,那后果不堪设想。“险情就是命令!我和几位战友飞快赶赴火情现场。”

何广洲刚参军时

没有先进的设备,何广洲和战友只能一头扎进火海中,用松树枝猛扑,与烈火对抗。不久,营队全体官兵和附近村民也火速赶到现场,大伙齐心协力,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控制住了大火。

灭火的人群见山火已渐渐熄灭,便陆续下山。但何广洲仍放心不下,和同班的6名战友一起,仔细检查残火,以防死灭复燃。

当他们来到东边山林时,发现该处柴草仍冒着火丝,便一把折下树枝,一个箭步冲过去。突然,一阵狂风掠过,“火魔”复活了,何广洲和其他人被团团围困在火海中。

“我只觉得眼前一片火红。不久,耳畔战友们的惊呼声渐渐模糊。”何广洲回忆,一股求生的本能支撑着他拼命往前爬,手指钻心的疼痛让他至今不能忘记。

当他从火海中逃出时,已被烧得不成人样:全身赤裸,血渍斑斑,脑袋肿大,10根手指全部折断,露出森森白骨,散发出刺鼻的焦味。

捡回来的命

看到何广洲的惨状,闻讯赶来的群众惊呆了,想要快速送他去医院,却不敢动他,生怕碰到烧伤的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好在我还能站立行走,只是一步一挪,走得很慢。”何广洲说,当时所在位置跟椒江的白云山差不多高,走了很久才到山下。

当天下午在当地医院初步整理后,医生反馈,烧伤面积达80%,过于严重,必须去上级医院治疗。

另一边,救火的事迹一时传遍各地和各大军区,得到中央军委和当时成都军区、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部队联系下,何广洲被送往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治疗,还特地成立了一个专家特护小组。

“从部队去往医院的路程远且颠簸,我整个人处于昏迷状态。”何广洲说,只记得醒来后自己全身被纱布包裹,被一个设备照射着,好似烤鱼一般,每隔1小时就翻一面,“痛苦,真的非常痛苦。”

接着就是陆陆续续的植皮手术。头皮、鼻子、脖子……所有烧伤的皮肤都得治疗,3年时间里,何广洲共做了25次手术。

“原本以为我要跟植物人一样过完余生,心里难过得要命,可部队一直想方设法为我治疗,家里人也都陪着我、宽慰我,他们的鼓励让我有了振作起来的勇气和信心。”何广洲说,他开始做康复治疗,尽管过程极其痛苦,但他还是忍下来了。现在的他生活自理,还成立了一个美满家庭,真的很满足。

因扑灭“3.23”重大山林火灾中,成绩显著,表现突出,何广洲所在的部队被当时成都军区授予“集体二等功”,他所在班被授予“护林护库英雄灭火班荣誉称号”,其个人被成都军区授予“一等功臣”荣誉称号。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